CN EN
400-806-5188
您的位置: 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行业动态

新闻中心

电动轮椅车的动力系统有哪些

来源:www.pfwheelchair.com 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5年10月27日
电动轮椅车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驱动单元,主要由电机、电池、控制器及传动机构四部分组成,四者协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与行驶控制,直接决定轮椅的动力性能、续航能力与操控稳定性。 一、核心组成部件:四大模块协同驱动 动力系统的每个部件都承担着关键功能,共同保障电动轮椅的正常行驶与安全可控。

      电动轮椅车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驱动单元,主要由电机、电池、控制器及传动机构四部分组成,四者协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与行驶控制,直接决定轮椅的动力性能、续航能力与操控稳定性。
一、核心组成部件:四大模块协同驱动
      动力系统的每个部件都承担着关键功能,共同保障电动轮椅的正常行驶与安全可控。
1. 电机:动力输出核心
      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部件,其类型、驱动方式与功率直接影响轮椅的动力表现与适用场景。
核心分类:
      按电机类型:主流为直流永磁电机,具有结构简单、效率高、启动转矩大的特点,适配电动轮椅低速行驶需求;部分型号采用无刷直流电机,噪音更低、寿命更长(约是有刷电机的 3 倍),但成本较高。
按驱动方式:
      后轮驱动:电机驱动后轮,动力强劲、续航较长,直线行驶稳定性好,适合户外平坦路面,但转向灵活性稍差,适配需频繁户外出行的人群。
      前轮驱动:电机驱动前轮,转向灵活(转弯半径小,部分可实现原地转向),适合室内狭窄空间(如病房、家庭过道),但爬坡能力与直线稳定性弱于后轮驱动。
      中轮驱动:电机驱动中间车轮,兼顾前轮的灵活性与后轮的稳定性,爬坡能力强、越障性能好,可适配室内外复杂路况,属于全能型驱动方式,多应用于型号。
      按功率:常规功率为 200-500W,室内型多为 200-300W(满足低速灵活需求),室外型多为 350-500W(应对爬坡、颠簸路面),重型电动轮椅功率可达 500W 以上(适配大承重需求)。
2. 电池:能量供给源
      电池为电机与控制系统提供电能,其类型、容量直接决定电动轮椅的续航里程与使用便利性。
核心分类:
按电池类型:
      铅酸电池:成本低、技术成熟,常见容量为 12V/20Ah、24V/20Ah,续航里程约 10-20km,重量较重(单块约 12-15kg),寿命约 1-2 年,需定期维护(避免过充过放),适合固定场所使用(无需频繁搬运)。
      锂电池:分为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,容量多为 12V/10-20Ah、24V/10-20Ah,续航里程约 15-30km,重量轻(仅为铅酸电池的 1/3-1/2),寿命约 3-5 年,无记忆效应、可随充随用,支持快速充电,适合需频繁外出或搬运轮椅的人群,但成本较高。
      按安装方式:分为固定型(电池集成在车身内,不可拆卸)与可拆卸型(电池可单独取下充电,无需移动轮椅,适配行动不便人群自主充电)。
3. 控制器:动力系统 “大脑”
      控制器是动力系统的控制核心,负责接收操控指令(如摇杆操作),调节电机转速、转向与启停,同时监控电池电量、电机温度等状态,保障系统安全运行。
核心功能:
      接收操控信号:解析摇杆、头部控制等输入设备的指令,转化为电机驱动信号(如前进 / 后退、左转 / 右转、加速 / 减速)。
      调节动力输出:根据指令正确控制电机转速(对应行驶速度,通常 0-10km/h 可调),实现平稳加速与减速,避免急刹急转。
      安全保护:具备过流保护(防止电机过载)、过压 / 欠压保护(保护电池)、过热保护(电机温度过高时自动停机)、刹车联动(松手即停,防止滑坡)等功能。
      适配操控方式:控制器需与操控设备匹配,常见适配摇杆操控、头部控制、口控等,特殊定制型号可适配眼控等高精度操控需求。
4. 传动机构:动力传递桥梁
      传动机构将电机的动力传递至车轮,实现轮椅行驶,其结构直接影响动力传递效率与行驶稳定性。
常见结构:
      齿轮传动:通过齿轮组将电机动力传递给车轮,传动效率高(约 90% 以上)、结构紧凑,噪音较小,是目前电动轮椅的主流传动方式。
      皮带传动:通过皮带连接电机与车轮,传动平稳、减震性好,但皮带易磨损、传动效率稍低(约 80%-85%),多用于低功率室内型电动轮椅。
      直接传动:电机轴直接与车轮轴连接,传动效率较高,但对电机与车轮的同轴度要求较高,仅用于部分定制型号。
二、动力系统性能关键指标
      评估电动轮椅动力系统时,需重点关注以下指标,匹配使用者的实际需求:
      续航里程:核心参考指标,取决于电池容量与电机功率,日常居家选 10-15km,频繁户外选 20km 以上,长途出行优先选锂电池高容量型号。
      爬坡能力:表示轮椅可攀爬的坡度,室内型约 5°-8°,室外型约 10°-15°,中轮驱动可达 15°-20°,需结合居住环境(如是否有坡道、楼梯)选择。
      速度:室内使用建议≤6km/h(保障狭窄空间安全),室外使用可选 6-10km/h,老年人或操作不熟练者建议选低速型号(≤5km/h)。
      越障高度:指轮椅可越过的障碍物高度,常规型号可越障 3-5cm,户外型可达 5-8cm,需结合日常通行路面(如门槛、路沿石)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