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轮椅车的可调节功能主要围绕乘坐舒适度、使用便利性、适配不同身体需求设计,核心可调节维度如下:
一、座椅相关调节(核心舒适维度)
1.座椅高度调节:通过电动或手动旋钮调整座椅离地高度(常见范围 40-55cm),适配不同使用者身高,或方便上下床、靠近桌子。
2.座椅宽度 / 深度调节:
宽度:部分型号可通过加装 / 拆卸侧边垫,适配不同臀宽(常见范围 40-60cm),避免过宽导致身体晃动、过窄压迫腿部。
深度:调节座椅前端到靠背的距离,确保使用者背部贴紧靠背时,膝盖后方与座椅边缘有 2-3 指空隙,防止压迫腿部血管。
3.座椅靠背调节:
角度调节:多数支持电动调节靠背倾斜度(常见范围 90°-180°),可从坐姿调整为半躺、全躺状态,适合休息或缓解背部压力。
头枕调节:部分配备可上下升降、前后翻转的头枕,适配不同使用者颈部高度,支撑头部避免前倾。
4.扶手调节:
高度调节:电动或手动调整扶手离地高度(常见范围 60-80cm),方便使用者放置手臂,或适配桌面高度。
开合 / 翻转调节:扶手可向两侧打开或向上翻转,方便使用者从侧面上下轮椅,尤其适合转移到床或座椅时使用。
二、操控与功能调节(便捷使用维度)
1.控制器位置调节:
左右切换:控制器可安装在轮椅左侧或右侧,适配使用者习惯用手(如左手操作)。
角度 / 高度调节:部分控制器支架可前后滑动、上下升降或旋转角度,确保使用者操作时手臂自然舒适,无需弯腰或伸臂。
2.速度调节:通过控制器旋钮或按键,调节行驶速度(常见低速 0.5km/h、高速 6km/h,部分型号支持多档调速),满足室内缓慢移动、室外正常行驶等不同场景需求。
三、辅助功能调节(适配特殊需求)
1.脚踏板调节:
高度调节:上下移动脚踏板,确保使用者双脚完全踩实,避免悬空或弯曲过度。
角度 / 前后调节:脚踏板可向上翻转(方便上下轮椅),或前后滑动,适配不同腿长使用者。
2.升降 / 后仰功能(型号):
整体升降:部分电动轮椅支持座椅连带底盘整体升降,可升高至与桌面、柜台平齐,方便使用者自主取物、交流(无需他人协助)。
后仰联动:靠背后仰时,脚踏板同步向下倾斜,形成 “躺卧姿势”,减少腰部和腿部压力,适合长时间乘坐。
靠背侧倾调节(特殊需求):少数针对脊柱问题或单侧身体不适的型号,支持靠背向左侧或右侧轻微倾斜(角度约 5°-10°),帮助使用者调整身体重心,缓解单侧压迫。